点击二维码
查看公众号

吉医保字〔2021〕9号 吉安市医疗保障局 吉安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吉安市税务局关于明确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相关政策的通知

#C类通知类政策#

阅读量:77

  • 发文字号: 吉医保字〔2021〕9号
  • 发文单位: 吉安市医疗保障局 吉安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吉安市税务局
  • 发文日期: 2021-03-03
  • 类别: 基本医疗保险
  • 发文地区: 江西省吉安市
  • 生效日期: 2021-01-01
  • 业务类型: 待遇申领
  • 是否有效: 全文有效

各县(市、区)医疗保障局、财政局、税务局,井冈山经开区人社局、财政局、税务局: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一规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政策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3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相关政策明确如下:

一、统一缴费标准

(一)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下同)

1.缴费基数:在职职工(以下简称“职工”)个人月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由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月缴费基数按本单位参保职工个人月缴费基数之和确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以下简称“灵活就业人员”)按统筹地区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确定。

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统筹地区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300%的,按统筹地区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00%确定;低于统筹地区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60%的,按统筹地区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

办理了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在职转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缴费实行三年过渡期,即从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由用人单位(灵活就业退休人员由个人缴纳)以本单位退休人员上年度工资总额为基数,继续按6%的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从2024年1月1日起,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费单位部分和个人部分都不再缴纳。

2.缴费费率:用人单位6.8%(含生育保险费0.8%)、职工个人2%;灵活就业人员8.8%(含生育保险费0.8%)。

3.缴费方式:用人单位、职工按月缴纳;灵活就业人员按年缴纳。

4.参加职工住院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3.8%(含生育保险费0.8%)。

(二)大病保险费

1.缴费基数:用人单位按本单位职工人数乘以吉安市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之积确定;职工、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按吉安市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确定。

2.缴费费率:用人单位0.3%;职工、退休人员0.2%;灵活就业人员0.5%。

3.缴费方式:用人单位、职工、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按年缴纳。特殊情况下经同级医疗保障局、财政局、税务局批准的民营企业可按月缴纳。职工缴费部分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从其本人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直接扣除。

国有及大集体已关闭破产改制及困难企业和国有困难农林水企事业单位职工由属地财政缴纳,退休人员从其本人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直接扣除。

二、统一缴费年限

(一)2020年12月31日(含12月31日)前已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职工基本医保关系在职转退休手续的,缴费年限和补缴按照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统筹地区的规定执行。

(二)2021年1月1日及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下同)达到男满30年、女满25年,退休后不再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实际缴费年限指2001年12月1日我市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参保人员实际参保并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指2001年12月1日以前按国家规定可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

经原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了且实际封闭运行了的企业,其参保人员在封闭运行期间的缴费年限可计算为实际缴费年限。

三、统一补缴政策

(一)因用人单位原因没有按规定参保缴费的,经劳动仲裁或法院裁定后,可以办理费用补缴。补缴标准以办理补缴手续时吉安市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由用人单位和本人分别按6.8%和2%的费率补缴基本医疗保险费,并按补缴时个人账户划入比例补划个人账户。补缴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不予支付。

(二)从2021年1月1日起,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缴费年限未达到规定的,可按办理退休手续时吉安市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8.8%的费率,一次性趸缴不足年限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后,办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在职转退休手续,并按趸缴时的基数和个人账户划入比例补划个人账户。补缴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不予支付。

(三)如在参保年限中参加了城镇职工住院医疗保险,要改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按补缴时吉安市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一次性补缴原缴费费率与现行缴费费率(8.8%)的差额后,再享受相应医疗保险待遇,并按补缴时个人账户划入比例补划个人账户。

(四)省外转入我市的职工参保人员,办理职工医保退休手续时,在我省的职工医保实际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

四、统一个人账户

(一)划入基数:职工及灵活就业人员按本人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确定;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按本人上年度基本养老金确定,其他退休人员按上年度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确定。

(二)划入比例:个人账户划入比例实行三年过渡期,2021年,继续按《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吉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吉府办发〔2017〕44号)规定,职工及灵活就业人员每月按划入基数3.2%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退休人员每月按划入基数3.8%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2022年,职工及灵活就业人员每月按划入基数3.1%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退休人员每月按划入基数3.7%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2023年,职工及灵活就业人员每月按划入基数3.0%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退休人员每月按划入基数3.6%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从2024年1月1日起,职工及灵活就业人员每月按划入基数2.9%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退休人员每月按划入基数3.5%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

五、统一住院医疗待遇

(一)起付标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调整为一级医疗机构200元、二级医疗机构500元、三级医疗机构800元,每次住院应当扣除相应的起付线,参保人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负担起付线不超过800元。

治疗精神病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不设起付线;恶性肿瘤放化疗发生的医疗费用报销在一个自然年度内自第二次住院起不设起付线。

(二)报销比例:一个自然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统一为10万元。起付线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统一为一级医疗机构95%、二级医疗机构90%、三级医疗机构85%。

六、统一大病保险待遇

参保职工发生的超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10万元),且符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含门诊特殊慢性病)的医疗费用,由大病保险基金按照90%的比例支付。

参保职工大病保险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40万元,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10万元)合并计算,职工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50万元。

七、统一先行自付比例

(一)参保人员住院和门诊特殊慢性病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江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个人先行自付比例统一为10%。

(二)按规定办理了异地安置手续的人员执行我市同等级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标准。原则上6个月后才能取消异地安置备案登记。

(三)按规定办理了跨省转诊转院手续的人员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个人先行自付比例统一为10%。

(四)未按规定办理转诊转院手续或异地安置手续、在省内其它统筹地区就医所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个人先行自付比例统一为15%;未按规定办理转诊转院手续或异地安置手续、在省外就医所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个人先行自付比例统一为20%。

八、统一执行时间

以上各项统一政策中未注明执行时间的,一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国家和省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吉安市医疗保障局

                                                                                                                          吉安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吉安市税务局

                                                                                                                             2021年3月3日


原文链接
  • 关于我们

  • HR政策库介绍
  • 联系我们

  • 电话:400-668-5151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