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二维码
查看公众号

2024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A类【国家级】政策#

阅读量:79

  • 发文字号: 暂无
  • 发文单位: 国家统计局
  • 发文日期: 2025-01-17
  • 类别: 其他
  • 发文地区: 国家级
  • 生效日期: 2025-01-17
  • 业务类型: 其他
  • 是否有效: 全文有效

(2025年1月17日)

国家统计局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及时部署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一、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比上年增加1109万吨,增长1.6%。其中,夏粮产量14989万吨,增长2.6%;早稻产量2817万吨,下降0.6%;秋粮产量52843万吨,增长1.4%。分品种看,小麦产量14010万吨,增长2.6%;玉米产量29492万吨,增长2.1%;稻谷产量20753万吨,增长0.5%;大豆产量2065万吨,下降0.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663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5706万吨,下降1.5%;牛肉产量779万吨,增长3.5%;羊肉产量518万吨,下降2.5%;禽肉产量2660万吨,增长3.8%。牛奶产量4079万吨,下降2.8%;禽蛋产量3588万吨,增长0.7%。全年生猪出栏70256万头,下降3.3%;年末生猪存栏42743万头,下降1.6%。

二、工业生产增势较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1%,制造业增长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9、3.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0%;私营企业增长5.3%。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7%、22.2%、14.2%。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0.64%。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675亿元,同比下降4.7%。

三、服务业持续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10.4%、7.0%、6.4%、5.6%、5.5%。四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5%;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9.5%、9.3%、8.8%、8.3%。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5%、9.5%、8.3%。

四、市场销售保持增长,网上零售较为活跃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1166亿元,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729亿元,增长4.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32177亿元,增长3.2%;餐饮收入55718亿元,增长5.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11.1%、9.9%、9.9%。全国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816亿元,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8%。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0.12%。全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2%。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4%,制造业投资增长9.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6%。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下降12.9%;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民间投资下降0.1%;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7.0%、10.2%。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9.5%、7.1%;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0.3%、11.4%。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33%。

六、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3846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出口254545亿元,增长7.1%;进口183923亿元,增长2.3%。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3%。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4%。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40670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24099亿元,增长10.9%;进口16570亿元,增长1.3%。

七、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核心CPI小幅上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1%,衣着价格上涨1.4%,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8%。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果价格下降3.5%,粮食价格下降0.1%,鲜菜价格上涨5.0%,猪肉价格上涨7.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5%。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持平。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均下降2.2%;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环比均下降0.1%。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6%,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0小时。全年农民工总量29973万人,比上年增加220万人,增长0.7%。其中,本地农民工12102万人,增长0.1%;外出农民工17871万人,增长1.2%。

九、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470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542元,中间偏下收入组21608元,中间收入组3392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53359元,高收入组98809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29.8%,与上年持平;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7.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十、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继续提高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9‰。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1909万人,女性人口6891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34(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人口8579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0.9%;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43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8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6478万人,减少1222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7.00%,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附注

(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4年四季度GDP环比数据、2024年12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

2023年及2024年各季度GDP环比增速分别为1.7%、1.2%、1.5%、0.9%、1.5%、0.9%、1.3%和1.6%。

2024年各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表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
1月份0.920.08-0.04
2月份0.21-0.010.15
3月份-0.140.920.64
4月份0.950.01-0.11
5月份0.250.070.58
6月份0.430.340.15
7月份0.35-0.050.49
8月份0.390.160.26
9月份0.650.720.58
10月份0.41-0.150.45
11月份0.460.090.23
12月份0.640.330.12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4)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6)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

(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8)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9)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10)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1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低20%的收入群体为低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

(1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24年12月份及全年主要统计数据

指 标12月1-12月
绝对量同比增长(%)绝对量同比增长(%)
一、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73726(四季度)5.4(四季度)13490845.0
第一产业34050(四季度)3.7(四季度)914143.5
第二产业135595(四季度)5.2(四季度)4920875.3
第三产业204081(四季度)5.8(四季度)7655835.0
二、农业
粮食(万吨)706501.6
夏粮(万吨)149892.6
早稻(万吨)2817-0.6
秋粮(万吨)528431.4
猪牛羊禽肉(万吨)96630.2
其中:猪肉(万吨)5706-1.5
生猪存栏(万头,年末)42743-1.6
生猪出栏(万头)70256-3.3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8
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2.43.1
制造业7.46.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15.3
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14.2
其中:股份制企业6.56.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64.0
其中:私营企业5.75.3
产品销售率(%)98.70.1(百分点)96.7-0.5(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143948.81543385.1
四、服务业生产指数6.55.2
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5143743.2
其中:民间投资257574-0.1
分产业
第一产业95432.6
第二产业17906412.0
第三产业325767-1.1
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亿元)3265013.9
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亿平方米)136.8-10.6
六、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100280-10.6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733247-12.7
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73893-23.0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73743-27.7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97385-12.9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亿元)96750-17.1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7532710.6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亿元)107661-17.0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51723.74878953.5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94534.01925532.7
按经营地分
城镇384453.74211663.4
乡村67273.8667294.3
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55492.7557185.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4031.2152983.0
商品零售额396233.94321773.2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80504.21772552.7
八、进出口总额(亿元)406706.84384685.0
出口额2409910.92545457.1
进口额165701.31839232.3
九、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10.0(百分点)5.1-0.1(百分点)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5.00.0(百分点)5.1-0.3 (百分点)
十、居民消费价格0.10.2
食品烟酒0.0-0.1
衣着1.21.4
居住0.10.1
生活用品及服务-0.70.5
交通通信-2.2-1.9
教育文化娱乐0.91.5
医疗保健0.91.3
其他用品及服务4.93.8
十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2.3-2.2
生产资料-2.6-2.5
采掘-4.6-2.9
原材料-2.2-1.7
加工-2.7-2.9
生活资料-1.4-1.1
食品-1.4-1.1
衣着-0.1-0.1
一般日用品0.60.0
耐用消费品-3.1-2.2
十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2.3-2.2
十三、农产品生产者价格0.5(四季度)-0.9
农业产品-1.4(四季度)-1.3
谷物-10.2(四季度)-6.8
小麦-11.0(四季度)-6.5
稻谷-4.6(四季度)-0.1
玉米-17.7(四季度)-14.1
油料-3.9(四季度)-2.8
糖料1.5(四季度)3.3
蔬菜9.6(四季度)3.9
水果2.1(四季度)-4.2
茶叶0.7(四季度)-0.7
烟叶-0.5(四季度)0.1
林业产品4.5(四季度)3.6
木材-2.6(四季度)-2.0
饲养动物及其产品4.1(四季度)0.2
生猪12.9(四季度)9.0
活牛-22.7(四季度)-16.7
活羊-9.0(四季度)-9.6
活家禽-2.3(四季度)-2.9
禽蛋-0.4(四季度)-6.4
渔业产品-0.1(四季度)-1.6
十四、居民收入和支出(元/人)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5.1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541884.4
农村居民231196.3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233275.8
经营净收入69085.6
财产净收入34352.2
转移净收入76445.3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47075.1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5.1
城镇居民345574.5
农村居民192805.8
农民工总量(万人)299730.7
本地农民工121020.1
外出农民工178711.2
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元/人)49613.8
十五、人口
年末全国人口(万人)140828-139(万人)
出生人口(万人)95452(万人)
死亡人口(万人)1093-17(万人)
人口出生率(‰)6.770.38(千分点)
人口死亡率(‰)7.76-0.11(千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0.990.49(千分点)
城镇人口(万人)943501083(万人)
乡村人口(万人)46478-1222(万人)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67.000.84(百分点)
注: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为实际增长速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项增速、中位数增速为名义增速;其他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2.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3.失业率累计数据为各月平均值。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第一手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5.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6.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7.更加详细数据信息,请见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附图


原文链接
  • 关于我们

  • HR政策库介绍
  • 联系我们

  • 电话:400-668-5151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