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二维码
查看公众号

宜人社发〔2017〕17号 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宜昌城区建设领域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

#C类通知类政策#

阅读量:102

  • 发文字号: 宜人社发〔2017〕17号
  • 发文单位: 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宜昌市交通运输局 宜昌市水利水电局   宜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宜昌市地方税务局   宜昌市总工会
  • 发文日期: 2017-05-26
  • 类别: 工伤保险
  • 发文地区: 湖北省宜昌市
  • 生效日期: 2017-05-26
  • 业务类型: 地方规定
  • 是否有效: 全文有效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交通运输局、水利(水电、农林水)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地方税务局、总工会,高新区建管办、葛洲坝基地管理局: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局、总工会、地方税务局《关于转发〈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鄂人社发〔2015〕5号)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6〕30号)等文件精神,为切实保障建设领域农民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合法权益,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推进城区建设领域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力推进建设领域参加工伤保险全覆盖。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的建设项目使用的临时性人员,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参保费率、参保方式、待遇支付按照《宜昌市城区建筑业工伤保险实施意见》(宜人社发[2015]4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水利水电、交通运输等具有工程建设管理职能的部门参照本通知规定执行,一般应将施工项目参加工伤保险作为合同专用条款予以明确,切实保障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深入开展建设领域参保扩面宣传培训活动。人社部门要与住建、安监、总工会、交通运输、水利水电等部门密切配合,结合工伤保险政策集中宣传活动的开展,采取工伤保险政策大篷车、政策问答扑克牌、工伤保险政策微信平台等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深入到企业、工地、矿山开展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活动。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规定的式样,制作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情况公示牌,设置工伤保险政策宣传专栏,纳入安全生产项目考核,并结合农民工业余学校安排有关工伤预防及工伤保险政策讲解的培训课程,让广大职工知晓依法享有的工伤保险权益和相关办事流程,保障其知情权。

  三、夯实建设领域动态实名制管理。全面推进建设项目规范化建设,针对建设项目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推行建设项目门禁管理模式,并将门禁考勤数据作为建设项目参保人员享受待遇的重要依据。畅通建设项目职工信息传输渠道,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及时上传职工变动情况,做实、做细建设项目动态实名制管理。

  四、开展浮动费率试点工作。在宜昌城区施工的诚信等级为A级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纳入年度工伤保险浮动费率试点单位。对于纳入工伤保险浮动费率试点的单位,按年度对其承建工程项目的工伤事故(含职业病)发生起数、工伤保险费支缴比率进行统计、比对、分析,确定试点单位次年度的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其中对年度内未发生工伤事故或工伤保险费支缴比率小于10%,且企业诚信分值100分以上的试点单位,次年度的缴费比例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向下浮动至50%;对年度内工伤保险费支缴比率小于20%的试点单位,次年度的缴费比例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向下浮动至80%;对工伤保险费支缴比率大于100%的试点单位,次年度的缴费比例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向上浮动至120%;对工伤保险费支缴比率大于150%的试点单位,次年度的缴费比例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向上浮动至150%。实现以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引导企业注重、开展工伤预防工作,减少和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工伤保险浮动费率试点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五、合力维护建设领域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建设领域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及时沟通项目开工、项目用工、参加工伤保险、安全生产监管等信息,实现建设项目职工参保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共同研究解决有关难点、重点问题,合力做好建设领域职工工伤保险权益保障工作。各县市及夷陵区可结合本地实际,加强与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的联系,参照本通知制定具体规定,将矿山、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整治等流动性大的行业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整体推进全市建设领域工伤保险应保尽保。

  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宜昌市交通运输局宜昌市水利水电局

  宜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宜昌市地方税务局

  宜昌市总工会

  2017年5月22日

原文链接

相关专题

宜昌-工伤保险

宜昌市工伤保险政策合集

本专题收录宜昌市工伤保险相关政策
  • 关于我们

  • HR政策库介绍
  • 联系我们

  • 电话:400-668-5151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