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二维码
查看公众号

荆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C类通知类政策#

阅读量:19

  • 发文字号: 暂无
  • 发文单位: 荆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文日期: 2022-03-25
  • 类别: 其他
  • 发文地区: 湖北省荆门市
  • 生效日期: 2022-03-25
  • 业务类型: 地方规定
  • 是否有效: 全文有效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漳河新区社会事务局、屈家岭管理区社会保障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现将《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荆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3月25日    



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奋力推进全市就业创业扩容提质、社会保险扩面提效、人才人事工作创新发展、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人社服务提档升级,为荆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湖北中部中心城市”贡献人社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把坚持“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于人社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党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二、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2.落实落细就业政策。按照人社部、省人社厅统一部署,结合荆门实际,进一步调整优化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落实“中心城区人力资源集聚”等新一轮市级层面就业政策,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3.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坚持“一以贯之抓春风行动、两端发力促供需对接、三管齐下强用工保障”,全域实施“就在荆门·业创业新”行动。打造“共享用工联盟”,推动园区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不间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擦亮直播带岗、就业大篷车下乡、点亮万家灯火招聘夜市、全年无休劳务集市等用工服务品牌,打造永不谢幕的“春风行动”,努力实现全市规模性缺工企业基本动态清零。

4.统筹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才聚荆楚·智汇荆门”工程,大规模组织就业见习、青年见习,做好“三支一扶”大学生招募工作,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留荆来荆就业创业,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6000人以上。加强大龄劳动者、零就业家庭、退捕渔民等就业帮扶,大力推进零工驿站建设,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大规模开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培训。持续开展“为农民工办实事”活动。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劳动者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5.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我兴楚乡·创在荆门”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建设创业担保贷款电子化审批“1300”系统,推动实现“1分钟申请、3分钟审核、人工0干预、群众0跑腿”的高质效服务,发放创业贷款4亿元以上。大力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加强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创业载体平台和“荆创汇”青年创业大赛等赛事品牌建设。

6.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统筹实施“10+N”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利用“湖北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荆门网上就业局”等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服务向移动终端、自助平台延伸,打造永不关门的“网上就业局”。办好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强化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监管。

7.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就业计划,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指导,以“一园两区”架构争创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积极引导缺工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为企业用工提供市场化解决方案。推动建立行业协会,争创4家省级诚信服务示范机构。

三、持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8.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以引导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为重点,同步做好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精准扩面工作。以邮政快递业快递员为重点,推进工伤保险广覆盖。继续推进失业保险扩围工作。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落实好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工作。抓实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

9.稳步提升社保待遇水平。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调整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偿金,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平稳做好企保省集中系统上线后第一次待遇调整工作,确保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10.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衔接准备工作。统筹抓好老机保转企保、待遇重算、关系转移接续、人员退费、遗属待遇申领等方面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补记职业年金工作。

11.切实加强基金风险防控。开展基金管理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健全基金运行监测和预警分析机制,常态化开展社保基金专项监督检查,加强社保基金违规问题整改和资金追缴,提升基金可持续保障能力。

四、着力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12.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实施“产业引凤”计划,大力推行“产业+项目+人才”引才模式,引进高层次人才1000人以上。深化市校合作,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集中、定向、定期选派优秀人才为我市企业提供对口智力支援。举办“智慧之光·闪耀荆门”产业项目与人才对接洽谈会。做好“楚才卡”发放工作,推动市域范围内人才资源互动共享,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

13.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荆工巧匠”工程,全面推广职业培训券,扩大发券用券规模。大规模开展企业急需紧缺工种、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广泛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支持企业多渠道培养技能人才,打造万名产业技能人才大军。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双贯通”落地。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监管和技术服务,制定并完善技能人才社会化评价方案。深化教学教研改革,构建多层次技工教育培养体系,打造“双品牌技工院校”。加快推动湖北通航职业技术学院申创工作。

14.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和项目,组织开展“湖北省专家、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荆门行活动。深入实施博士后人才倍增计划,加强企业博士后平台建设,依托“博聚楚天·扬帆湖北”活动,引进博士后到产业一线创新创业。持续优化非公企业职称评审服务,积极推进新职业群体职称评审。稳定乡村人才队伍,组织开展“宜荆荆恩”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鼓励更多的人才留在基层、留在乡村。推动职称管理信息系统改造升级,逐步实现职称网上申报、审核及职称证书电子化。

15.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和工资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修定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及岗位管理实施意见。规范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岗位管理工作。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监督,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激发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16.提升人事考试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标准化考场建设和考试承接基础能力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人事考试工作机制,确保考试安全。加强人事考试专家库建设,建立健全笔试命题专家库和招考类面试考官专家库。加强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人事考试监控指挥平台建设。加强考试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提升现场管控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提高人事考试服务水平。

17.规范管理表彰奖励工作。加强表彰政策的宣传引导,健全完善表彰工作机制,加强表彰活动监管。探索开展表彰奖励获得者疗养、考察交流等活动,落实相关待遇。充分发挥表彰工作的精神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做好国家和省级表彰先进评选推荐和市级表彰工作。

五、全面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

18.扎实开展根治欠薪等执法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农民工工资信息化监管,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劳动用工监管办法。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推进“宜荆荆恩”劳动保障监察一体化发展。创建全省根治欠薪源头治理示范区。实施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制度,将信用承诺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建立集中调度、分级响应的预测预警机制,构建实时监控、动态监管的工资支付体系,全面打造“互联网+智慧监察”。

19.完善劳动争议多元调处机制。深入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要素式办案改革,进一步完善办案制度,规范案件处理程序,提升调解仲裁效能。建立“百名仲裁员服务千企”长效机制,加大“两庭”活动力度,创建多渠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平台,统筹在线诉调对接工作,着力打造国家级金牌调解组织。

20.协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优化企业劳动关系指导和服务。做好企业用工指导,加强劳动关系风险预警处置,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风险,大力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制度化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工作,发布部分职业工资指导价位,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和指导。

六、持续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效能

21.建设“数字人社”。深入实施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建设全市集中的人社数据资源基础管理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及指标标准的统一管理,强化数据质量分析和数据治理。推动人社各业务系统融合建设和互联互通,健全数据归集和共享应用机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加快第三代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应用推广。

22.加强行风作风建设。开展行风建设提升行动,大力弘扬“争抢转”精神和“拼抢实”作风,打造人社劲旅。常态化开展“局长科长讲业务、走流程、进企业”活动,抓好问题核查和督促整改。深化“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和网上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深入践行23℃人社服务标准,全面实施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以窗口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为契机,稳步推行“一窗受理”和综合柜员制,持续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建设“一流窗口单位”。

23.打造法治人社。持续开展学法普法活动,提升人社系统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水平。全面落实普法宣传责任制,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督和责任追究。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做好行政争议处理工作。

24.统筹做好其他工作。稳步实施荆门市人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谋划推进一批人社领域重大项目。主动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推进人社工作一体化。高质量完成就业、社保综合指数考核任务。做好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安全生产、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政务公开、军民融合、机要保密、档案管理等工作。

原文链接

相关专题

电子劳动合同鼓励政策

部分省市电子劳动合同鼓励政策合集

近两年,全国50余个省市的人社部门纷纷出台鼓励政策/措施,开展电子劳动合同试点,全面推进电子劳动合同普及应用,本合集重点汇集各地电子劳动合同政策
  • 关于我们

  • HR政策库介绍
  • 联系我们

  • 电话:400-668-5151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